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報道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 嘉賓觀點
提效能、促發展是數據要素流通的核心目標
2025年06月06日 14:14 來源:數字中國 【打印】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
隨著數字中國頂層設計的不斷加碼,數據要素價值越來越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數據資源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促進數據要素高效流通使用,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去年(2023年)國家數據局正式組建,圍繞數據要素布置了一系列重點任務,把數據要素的價值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高質量的數據是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
高質量的安全數據正在加速釋放乘數效應。奇安信通過自主研發的數據存儲平臺,收集了海量的安全數據,包括全球獨有的樣本庫、國內最大的網址庫、國內最大的基礎數據庫、國內最大的互聯網漏洞庫和國際領先的安全知識圖譜庫,這些安全數據的規模在國內位居首位,全球領先,并且還在繼續加碼。
一方面,奇安信利用這些龐大的數據庫,不斷賦能AI來提升自身的安全能力,為千行百業提供安全防護。有了高質量的安全數據,AI能夠不斷提升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能力,使天擎、代碼衛士等一系列安全產品極大地提升防護效率,安全防護效果也越來越好。
我們還依托海量的安全數據,創新研發出了首個人工智能安全機器人。這款機器人不僅能夠掌握安全狀態,完成特定的安全任務,還具備推理和思考的能力。它就像一個安全專家,但在網絡安全告警的研判方面,其質量和效率都遠遠高于人類。漏報率相當于人的5%,大大提高,了質量。它能夠有效幫助廣大客戶應對數字時代的網絡飽和式攻擊等不安全因素,以促進高質量的發展。
另外一方面,奇安信堅持將安全數據要素化,深入挖掘威脅情報數據的價值,以推動行業創新發展,護航國家和社會安全。
我們已經具備了成熟的情報數據生產的運營流程,輸出的情報數據惠及政府機構、安全廠商、安全服務機構和行業聯盟等。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威脅情報數據交易,逐步將威脅情報的失陷檢測情報、文件信譽情報、IP信譽情報進行數據交易,我們已經將這些數據上架到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希望能夠更加全面地向社會提供威脅視角情報,幫助企業和機構更有效地識別和應對來自網絡的攻擊,越來越面對日益復雜的網絡威脅,讓全社會都能享受安全大數據帶來的價值。
二、以促發展為終極目標,推動數據要素高效流通
在數字時代,萬事萬物都在數據化,數據資源日益豐富,數據要素的流動也越來越快,這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可能。而促進發展的一個大前提一定是安全。無論是在供給流通還是在消費環節,數據要素的相關活動都存在許多潛在的業務和數據安全風險。
比如,傳統意義上的數據竊取、數據勒索,以及在數據流轉過程中發生的數據違法、數據濫用和數據跨境違規傳輸等等,一旦這些風險成為現實,就會對企業的經營以及數據要素價值的轉換造成巨大影響。
為了促進數據要素的高效流通,我們要堅持以發展為先、安全護航,也就是的原則說,要以促發展為最終目標,整體性地構建數據安全合規的保障體系。讓數據要素更好地應用在工業、農業、金融、科技等各個創新的重點領域,發揮其巨大的效益。
首先,要確保數據基礎設施的安全,構建縱深防御的內生安全體系。在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初期,通常安全考慮不足,業務和安全能力之間存在割裂。為了實現高度融合,我們需要從端、網、云、數等多個層面構建縱深防御的安全體系。縱深防御意味著從網絡、資產和服務上設置多道防線,確保這些防線聯動。一旦一道防線被突破,其他多個防線可以聯合應對攻擊,實現安全防護從宏觀到微觀的全面檢測。所謂內生,就是把安全能力內生到數字化、智能化的安全體系當中,以保護數據資源安全。
其次,確保數據流轉過程的安全。至關重要從業務角度出發,需要全局和重點防護,覆蓋數據共享、開發利用和交易。整個流轉的過程非常復雜,必須設定明確的底線,將防止重要數據和敏感信息防泄露作為工作重點,確保不發生安全大事。同時,根據數據的重要性進行分類和標記,并制定相應的防御策略。針對數據流轉過程中的關鍵場景和環節,實施精準和動態地防護。
再次,確保數據要素化的全過程合規,構建數據流通安全合規體系。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陸續出臺,合規升級、監管強化、政企合規的紅線正在逐步壓低。我們要加快建立數據流通安全合規體系,為數據資源化、要素化和產品化三個環節提供制度保障和技術,支持。重點是圍繞數據要素流通活動平臺和基礎設施實施安全防護,并通過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手段確保該體系能夠有效運轉。
最后,確保數據安全防護有效,需要通過持續的安全運營來提升安全能力。單靠建設安全防護措施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持續進行安全運營,以提高數據資產管理、數據訪問控制、數據實體防護的能力,以及風險檢測與響應效率,這樣才能實現數據安全事件的發現、檢測、防護和響應的閉環,強化安全成果,全面保護數據的安全。
未來,奇安信將繼續響應國家號召,配合國家數據局后續的一系列工作安排,為數據要素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謝謝大家!
(以上內容根據嘉賓發言速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