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打響省域政采標準化“第一槍”
2025年07月11日 08:46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 【打印】
近日,山東省財政廳發布實施山東省地方標準《政府采購業務規范 第1部分:采購人》(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作為全國首個省域政府采購采購人全流程操作規范,標志著山東省政府采購步入“制度約束”與“標準引領”雙引擎管理階段,為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政府采購市場體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政府采購作為財政支出管理的重要環節,其規范化水平直接影響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營商環境優化成效。在前期調研中,山東省財政廳發現,部分采購人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需求管理水平參差不一、內控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制約采購質量提升。為此,山東省財政廳于2022年啟動標準化建設專項工作,通過全省范圍調研和專家論證,統籌規劃,著眼采購實務,設計構建覆蓋業務規范、基礎數據規范等政府采購全流程、全要素的標準體系,本次出臺的《標準》即其中之一。
“《標準》制定中累計收集16市財政部門、全省多家預算單位及社會代理機構、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等意見,形成涵蓋政府采購項目預算來源、公開采購意向、明確采購需求、組織實施采購活動、簽訂及履行采購合同、申請及變更事項6個核心環節的采購人地方標準,為采購人主體責任落實提供可量化、可執行的行動指南。”山東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標準》突出“規范、效率、責任”三大核心導向,并從四個維度塑造采購人履職框架:一是預算剛性約束機制。《標準》明確要求無預算安排不采購,采購人需隨部門預算同步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并嚴格按照批復預算實施采購。二是全采購周期需求管理。《標準》建立采購需求模板化制度,要求采購人明確采購標的的相關產業發展、市場供給、同類采購項目歷史成交信息、可能涉及的后續采購等要素,并配套制定政府采購項目需求調查表模板。三是政策功能落地。《標準》將支持創新、綠色采購、中小企業發展等政策目標嵌入采購全流程,要求采購人編制采購需求應體現落實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扶持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政府采購政策,并將政策落實情況納入驗收內容。四是合同簽訂履約驗收閉環管理。《標準》明確簽訂及履行采購合同的具體流程及業務要求,要求采購人按照合同規定的技術、服務、安全和質量標準等組織履約驗收,驗收人員應與采購人員相分離。同時,對供應商需利用政府采購合同進行融資的,明確要求采購人應根據融資需要積極配合,確保合同融資順利開展,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為確保《標準》“能用、好用、管用”,山東構建起“制度+技術+人才+監管”的立體化保障體系。
制度先行,筑牢監管的“鋼筋鐵骨”。《山東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履約驗收工作的指導意見》《山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山東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山東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不斷為山東省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澆筑“制度框架”,讓監管從“彈性約束”變為“剛性標尺”。
數字賦能,撬動治理轉型。根據《關于編制山東省政府采購業務規范的工作方案》,山東省財政廳于2023年底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府采購數字化發展的通知》,指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山東省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平臺及各交易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從采購管理、交易、監督等方面推行標準化、結構化、數字化改造,提升數字監管、風險管控、異常監測等能力。
專業支撐,夯實“人才底座”。聚焦采購人、代理機構、評審專家三類主體,分類開展定制化業務培訓——針對采購人強化需求編制、合同履約能力;對代理機構聚焦流程規范、風險防控;為評審專家強化標準理解、職業操守。以專業化培訓提升全鏈條執行水平,讓每個參與方都成為“標準化執行人”,從人力端夯實標準落地基礎。
強化監管,構建閉環治理體系。一方面,開展全省政府采購領域“四類”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規范政府采購市場秩序,遏制政府采購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另一方面,開辟全方位、多渠道、無障礙的“線上+線下”標準化政府采購救濟渠道,確保供應商依法通過質疑、投訴、舉報等方式維護合法權益,共同促進采購活動的規范性。整治加救濟雙管齊下,構建起監管閉環,為標準化落地筑牢“防護網” 。
“下一步,山東將以采購人業務標準實施為切入點,加快推進代理機構業務規范、供應商業務規范、基礎數據規范等系列標準制定,構建組織規范、公平競爭、陽光透明的政府采購生態,為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注入強勁動能。”上述負責人表示。(記者張明柳 通訊員周銘涵報道 )
相關文章
- 山東政采行政裁決系統上線運行2025-06-20
- 山東政采“硬核”舉措賦能民企發展2025-06-13
- 山東完善評審專家管理2025-05-09
- 煙臺構建機關采購治理新模式2025-05-08
- 淄博:完成首個遠程異地“N+N”評標項目2025-04-22